close
人們都知道大腹便便需要減肥,甚至採取抽脂的方式,實際上,內臟更需要減肥。皮下脂肪型肥胖在熱量攝取過量時,主要以增加脂肪細胞數量來貯存脂肪;內臟脂肪型肥胖主要以讓細胞的內部膨脹來儲存過多的熱量。
內臟周圍,有適量脂肪是好事,特別是腎臟周圍及腸系膜,可以支撐、固定內臟,起保持穩定的作用 ,但這部分脂肪過多,就會限制和影響內髒的功能和活動。尤其像心臟這樣的器官更為明顯,肥胖者一活動就會感到心慌氣短,這與心臟受到周圍脂肪組織的擠壓有一定關係。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毒素,它們不僅會破壞人體有益菌,給有害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同時損傷內髒的黏膜,並經損傷的黏膜進入血管乃至全身各處。聚集在內髒的過多的脂肪可謂是導致內臟中毒並降低其機能的罪魁禍首。
以腹部為中心囤積脂肪的內臟脂肪型肥胖和皮下脂肪型肥胖相比較,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風險高許多,還容易引發代謝綜合征;從女性的情況來看,皮下脂肪型導致月經異常的癥狀約為14%,而內臟脂肪型則高達67%。
所以,內臟更需減肥!內臟減肥的辦法是運動和排毒。與皮下脂肪型肥胖症患者相比,內臟脂肪型肥胖症患者在運動時優先消耗內臟脂肪,幫助肝臟排毒,使肝臟分解脂肪的功能恢復正常。同時控制脂肪攝入量等,即便不能長期堅持節食和運動,也會使體重慢慢降下來。特別建議,堅持每天快步行走約40分鐘,注意採用腹式呼吸。
全站熱搜